鲲鹏之志,在育天下英才;教育之道,贵在润物无声。
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,践行“鲲鹏精神”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,推动校际教研协同创新,常州市丽华中学“鲲鹏工作坊”于2025年4月28日举办六校联合教学展示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沉潜深耕育鲲才,振翼高飞向未来”为主题,汇聚丽华中学、同济中学、翠竹中学、兰陵中学、人民路初中、坂上初中等常武地区六校骨干教师,通过数学、语文、英语、历史、物理等学科的12节精彩课堂,展现“鲲鹏式”教师成长路径,共探素养导向的育人新范式。学区对口小学的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学科的老师也观摩了课堂展示。
数学:巧思如鲲潜深海,变式似鹏击长空
顾玥(丽华中学)和张青怡(翠竹中学)共同执教《不等式概念》,顾老师深耕学科本质,以生活实例为引,激发学生探究兴,课堂好以鹏鸟“怒而飞”的创新魄力,通过层层递进的变式问题,引导学生思维腾跃。张老师以情境化问题拓展数学边界,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,彰显“启智润心”的现代教育追求。
语文:文脉化鲲传薪火,情怀若鹏载山河
吴仔俊(丽华中学)与王子旭(人民路初级中学)共授《井冈翠竹》,他们以“鲲之潜行”深耕文本深意,在字句研读中铸魂育人;以“鹏之视野”传递井冈山精神,实现文化传承的“南冥之志”。高毓华(丽华中学)与葛宇(人民路初级中学)的《一滴水经过丽江》则让学生化身“文化之鲲”,细腻感知文学魅力,课堂如鹏翼掠云,将丽江风情与语文素养融会贯通,展现教师“培根铸魂”的育人智慧。
英语:单元建构蓄鲲力,跨科思维展鹏程
施娜(丽华中学)与王梦芸(同济中学)在《Unit 5 IntegrationA-C》中,梳理知识板块,夯实语言基础;更推动任务迁移,通过跨学科设计培养学生高阶思维。课堂如“海运徙于南冥”,在合作探究中实现能力跃升,呼应新课改“协同共生”的教研理念。
历史:史料为鲲载厚蕴,AI助鹏拓新天
沈晓娜(丽华中学)与周萍(兰陵中学)的《辽宋夏金元对外交流》以“鲲之维度”深挖史料价值,通过读图、文献等多维活动夯实学科素养;更借人工智能如鹏翼乘风,为课堂注入时代活力,展现教师把握教育变革的“风云之志”。
物理:光循鲲迹探本源,学似鹏翔向未来
张枢(丽华中学)和周文伟(武进区坂上初级中学)《光学复习》一课中,教师以“光学作图”为主线,巧妙串联了多个复习点,教学内容前后递进有梯度。引导学生回归物理本质,梳理光路规律与成像原理,课堂融合传统与创新,恰似鲲鹏并济,翔向未来。
教师如鲲,深耕教育沃土;理想似鹏,翱翔智慧苍穹。
本次联合教研活动,诚邀常州市学科教研员、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听评课,他们给予本次活动高度褒奖,也提出了合理化建议。通过本次联合教研活动,六校教师以协同如雁阵、发展似海运的团队智慧,共赴立德树人的“南冥理想”。未来,我们也将继续以鲲鹏之志深耕课堂,在时代浪潮中振翼高飞!